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

【書寫】天津街憶往


記憶總是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,就毫不防備的湧上。

那天和朋友相約,在台北林森北路的條通一帶見面吃飯,因為班次的關係提早一個小時抵達台北,索性從車站沿著捷運地下街散步前往。終究還是比預計的時間提早許多,因此就在長安東路、林森北路一帶閒繞,無意間走入狹小得有如街坊的天津街,這裡有我曾多次造訪的鰻魚專賣店,也發現大阪的名店「新世界元祖串炸」在此開了分店,店內卻很冷清,不知是否味道走了調。

走著走著,看到某個巷口的門面,覺得很面熟,卻一時間想不起什麼。平凡無奇的一樓店面,裡頭已空蕩蕩,看不出太多曾經的風華樣貌,但我就是直覺曾經來過,對這幢轉角的藍綠色丁掛磚建築,有著模糊的記憶。

湊進一看,門廊上的雨遮處,有幾個斑剝的字跡,依其筆畫辨識,寫著「林眼科」!這瞬間我腦中的遙遠記憶瞬間鮮明起來,在我年幼的國小時期,我曾在此就診幾回,難過有著印象。

在我有限的記憶裡,國小五、六年級間,曾被過長的眼睫毛所困擾著,時常倒插而傷及眼睛,好幾次痛得無法睜開眼。現在聽起來,或許是一件不算什麼的眼疾,但當時卻驚動了我的父親,不知是在三峽小鎮求醫未果,或是他求慎重而直接問到位在台北市中心的這家眼科,於是,大概連續好幾個月吧,每個月都來到這家眼科看診,直到治癒為止。

諸君或許不覺得奇怪,但事實上,每一次都是爸爸騎著他的偉士牌摩托車,從三峽騎了兩個小時的機車來到台北市,掛號、候診、治療,簡單吃個乾麵或自助餐,再騎兩個小時回家。往返次數我不記得了,但至少有三、五次之多吧。如今想來,這趟旅程真是非常遙遠,就是年幼的我來說,坐在機車後座個把鐘頭沒下車,也是夠折磨的事。

睫毛倒插大概不算什麼嚴重的事,幾次就診之後也就根除了,到底適用什麼方式處理,至今我完全沒有印象。但是在候診間裡看到的風景,倒是印象深刻,許多患者眼皮上都長滿了密密一排的紅疹子,模樣非常嚇人,幼小的心裡覺得納悶,為什麼台北的人眼睛都這麼可怕呢?後來才明白,這家「林眼科」是早年有名的割雙眼皮診所,以當時的技術,恐怕這就是割眼皮的療程樣貌,許許多多愛美的男女,來到此處割對美麗的雙眼皮,好展開他們新的人生,想來實在是一幅有趣的景象。不知道在醫師眼中,打從大老遠的小鎮前來就診的我,只是為了解決睫毛倒插,會不會是一件略顯老土的行為?

有時候車程太疲倦,爸爸會在自助餐店裡夾一塊滷三層肉,父子兩人分著吃,對節儉成性的爸爸來說,夾一塊肉分食,已是非常奢侈的事,至於沿途口渴,只能喝水壺裡的水,什麼飲料都不讓我買,讓幼小的我感覺很失落。但如此簡約的父親,卻肯為了治療我的眼疾,花了大把時間和診療費,老遠地跑來繁華的台北市中心,怎麼看都是一件不合成本的行為。成長的過程中,我一直在琢磨父親對金錢、物質的價值觀,他有許多套金錢標準,乍看之下彷彿彼此茅盾。年歲漸長的我,如今已經再明白不過他的想法了。

只要是他在乎的人,哪怕再多的成本與代價,只要我們這些家人能夠平安健康與快樂,他都樂於付出。至於短暫而淺層的物質慾望,從來都不是他追求的目標。這樣說或許顯得老派而保守,但我的父親,確實是在這樣的價值觀底下,成就他對人生與家庭的一切。

不能否認,這樣的觀念也深藏在我潛意識裡,沒有忘卻。

最後一次到天津街的林眼科就診那天,回家的晚間新聞裡播報了蔣經國總統在當天辭世的消息,以戒嚴剛解除隔年的台灣社會來說,這是一件相當重大的事件。我永遠記得這一天,不是因為領導者的辭世,而是因為醫生宣告我不必再回診,我至今還記得那天下午的陽光,雖然是冬天的一月,陽光卻很暖和,我坐在父親背後的機車後座,風涼涼的,陽光耀眼地刺著我還殘留藥水的眼睛。我知道自己就將要從小學畢業,那個乍暖還寒的午後,那趟依舊遙遠的摩托車旅程,父親的背就像一座漸趨遙遠的山,雖然隨著我的邁入青春期而帶有複雜情感,但那段車程裡的風,依舊是那麼溫暖,那麼溫柔。

而今早已歇業的林眼科,幸好仍保留原本的模樣,讓我在三十年後的今天,仍有得以憶往的依循,就好像,父親從未真正從我記憶中淡去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