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Fuck the Past...


Fuck off the past October 2016......

決定了今後就像自己地活著,不要再討好誰,不要再期待誰,不會再有什麼人能夠牽絆著我的內心,也沒有什麼人能讓我虛情假意。如果你需要我,我願意給你我的熱情;如果你不再需要我,就請離開吧,我不會留戀。

想唱什麼歌就唱什麼歌吧,如果你覺得我很怪,那是因為我太真實.....

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【書寫】關於愛


深夜實堂之赤裸告白

對不起我今夜實在無法不嘮叨絮語意念紛紛。
對不起這樣的脆弱又低盪的人就是我。

總是在說對不起,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,不夠對,不夠符合這個世界的期待。我總是在說對不起,如此的沒有自信,沒有辦法找到自我定位,難以自我療傷,陷在一次又一次的傷感和自我否定之中。

從2015年中到現在,一年半過去了,經歷了婚變的打擊,我一直在撐著,其實也撐得不錯,把日子像樣子地撐了起來,人們看到的我,已經逐漸脫去悲傷的狀態,有些時候也還過得不錯。雖然我,真的很辛苦,真的很孤單,但是,我也已經很滿足於現在的狀態了。

******

這段日子以來,我有過幾次少少的機會可以擁有新的感情,不過最終都沒有什麼結果。有的是我放棄,有的,則是我被放棄了。你問我有什麼差別?其實沒有,不論原因是什麼,我都還是一個人,感情狀態下,結果都是蒼白的。

說穿了,沒有愛情的日子,也還是過得不壞,我有過幾趟自己一個人的旅行,聽過幾場演唱會,看過幾回電影,也在每一個午夜夢迴之際,和深夜的自己一起酒醉,或在半夜裡伴隨星子孤獨地醒來。沒有愛情,可能,也沒有伴隨而來的煩惱。

但我仍然渴望愛情,渴望情感和生活的陪伴。被我放棄的那一段,就是因為有形或無形的距離都太遙遠了,無以為繼。

至於被放棄的感情,跳過。我很痛,無從對誰說起的痛。

明知道那裡有個我過不去的關卡,我就是過不去,但也沒有辦法讓我繞過去,跳過去,或者回頭,我只能去跨過,哪怕是用全部身心去撞擊,我都得過去,雖然我已經很清楚,會頭破血流,會遍體鱗傷。那堵關卡今晚就在眼前了。

******

好像很卑微地渴求著什麼啊!其實沒有。我既然被命運選擇了如此的結果,相對的課題就是要學會和孤單共處,和寂寞相依為命。有些時候,愛情好像靠得近一點,讓我期待,讓我以為自己被眷戀。

但是終究,只有跟自己、跟命運說對不起的份,對不起我不夠好,不夠像個能夠被信賴被託付,被愛,的人,我不夠堅強地成為一個可以擁有愛的人。

因為曾經被背叛而失去信心,但是我想告訴自己,雖然有點痛,有點沮喪,也有點自我否定,但現在的我,已經不會因為找不到陪伴,找不到對的人願意把我放在心上,就喪失去愛人的能力。

那些愛啊恨啊痛啊甜蜜什麼的,我都領受,我都甘心,我都收藏起來。謝謝看到這一行的人,你是我至愛的朋友,請祝福我,祝福我能夠站起來,當我有足夠的能量,就不怕沒有愛來陪伴我。

*******

說多了,真的很抱歉。對不起我所愛的人,真的謝謝你。

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【食事】京都‧一乘寺拉麵激戰區‧高安拉麵

回想起來,我的三次日本旅行裡,每回都會至少吃一次(以上)的拉麵,雖然從沒吃過「必吃」的一蘭、金龍、花月嵐...這類名店,但無疑地,拉麵總是我在日本走動時最常選擇的食物,一則便宜,二來也是因為拉麵濃稠的熱湯,總能帶給我相當的撫慰感,安定行走多時所產生的疲憊心靈。

那天當我從鞍馬、貴船兩處參拜完畢,搭乘叡山電車下山時,同行友人催我於一乘寺站下車,不消說,等會吃飽後要到「文青必去」的惠文社書店一逛,在此之前,又怎能錯過京都拉麵激戰區的這一帶呢?

雖說出發前曾翻閱書籍介紹這裡的拉麵店盛況,但實際走訪時,卻又產生著許多疑惑.....

所謂的拉麵激戰區,印象中會以為是新宿或心齋橋那種熱鬧的商業或觀光區,沒想到卻是恬靜安閒的住宅區;

所謂的拉麵激戰區,應該是緊密相鄰的拉麵店,華麗浮誇的招牌跟看板,沒想到卻是一間又一間隱身於街邊住宅樓下的低調店面;

所謂的拉麵激戰區 ,應該是川流不息的人潮,每間店都有看不見尾巴的排隊人龍,沒想到連看兩家都是店內有空位的尋常市況。

正在這麼想著,就被友人點醒:找尋拉麵店的時候,正是星期三下午兩點多,所謂的人潮,當然早就吃飽回去上班幹活睡午覺了,喏,剛剛不是就有一家已經中午休息了嗎?(也是啦.....)

叉燒肉滿出來的拉麵。


於是走進了也算頗有知名度的「高安拉麵」,據說這家老闆會說中文,不知道是有中國經驗,或者接待過太多說中文的遊客?這樣的話,背地裡說老闆或拉麵的壞話,可能會被當頭棒喝嗎?呵呵,幸好這些事都沒有發生。

因為太餓了,加上顧著聊天說話跟研究菜單,所以沒有多拍店內的樣子與菜單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上網搜尋。點了最一般的叉燒拉麵(¥750),朋友點了牛筋拉麵(¥700),再加上一份網路激推的炸雞,從結果來說,這已經是非常飽足份量的選擇了,幸好沒有點套餐(拉麵+炸雞+白飯),雖說價格非常划算,但,那是十年前的我才吃得下的份量!

叉燒拉麵的湯頭是鹽味豚骨高湯,表面的黃色油脂推測是雞骨、豬骨熬煮時產生的油脂,加上筍乾、大蔥,以及軟硬適中的麵條,搭配著吃非常舒服。問題是.....(請拉回去看上圖).....這湯碗裡的叉燒肉,已經多到放不下而滿溢出碗外啦!!!幸好這叉燒肉是切成薄片的,否則這叫人怎麼受得了呢?......(誰叫你要點叉燒拉麵?)


已經被吃掉一塊的炸雞,不然更滿。
再說這份炸雞(5塊,¥500),每一塊簡直比小孩的拳頭還大,雖然外皮炸得其貌不揚,但鮮嫩多汁不油膩,咬下去真是好吃得令人想流眼淚,(以後要是吃不到的話...)(已消音)果然是人人必點的食物,拉麵的絕佳搭配,真是太黯然,實在太銷魂了!

唉,不是我浮誇愛演,真的就是這種感覺。真心不騙。唯一的缺點是,拉麵加炸雞實在份量不小,吃到後來肚子還是感覺有點撐,嘴裡也略感油膩,大有吃不完的態勢,那就太殘念了。但幸好,有兩樣東西解救了我的味蕾,那就是炸雞中間的高麗菜絲,和桌上隨附的醃製辣韭菜,尤其是辣韭菜,嗆辣有勁又不會過辣,加進麵湯裡不至於搶味,卻又能略微增加湯頭的豐富味覺,說實在有「畫龍點睛」的出奇效果。

有看到辣韭菜嗎?
就這樣,味覺、口感和腸胃都得到了相當大的滿足,心情也感覺到愉快。算起來,一個人才花¥1000不到價錢,實在非常划算。

況且,下午三點半吃這麼飽,當天的晚餐差不多也省下來了,離開之後,散步去逛了惠文社書店,又回到經都市區幾處走看許久,最後走回位於六条的民宿時,雖然腳已酸痛得幾乎走不動,但肚子倒是一點都不餓,只買了一顆青森蘋果做為晚餐。

如此身心都很舒暢的經驗,或許是我那趟旅程中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。

--------------
店鋪資訊:
(你懂的,以下是從網路上抄來的...)

最寄り駅: 一乗寺駅から223m
TEL: 075-721-4878
住所: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一乗寺高槻町10
営業時間: 11:30~翌3:00 ランチ営業、夜10時以降入店可、夜12時以降入店可、日曜営業
定休日: 無休

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

【書寫】旅行的天空

英國,倫敦,2014。
旅行的步伐

在過去的這十年裡,走過幾個國家、地方,不論是去到哪裡,很幸運地在旅途中很少遇到不好的天氣,頂多是陰霾或飄著細雨,更多時候,都是藍天與白雲的相伴,伴我行走於異鄉的街道。
旅途中,因為所見所聞的新鮮感,和不停思索、紀錄著沿途的景色,手中的相機總是對準眼見所及的建築、人物、街道、器物,並不會刻意拍攝天空的樣貌,多半是面對著高聳的建物時,順帶將背後的雲朵一併取景進畫面裡。
然而天空的顏色卻是攝影構圖時的重要基礎,陽光、色調、光線的角度,都在在構成了一張風景照或旅行記錄照的優劣。況且,天氣也決定了旅行時步伐的節奏,在湛藍的天空下背著背包行走, 是我認知最踏實的旅行畫面。

中國,蘇州,2011。
中國,福建泰寧,2007。
異國的空氣

或許雨中漫步,能油然而生一股異國情調,但漫長的行走、移動之中,雨水帶來的濕漉和黏濁感,卻也總是使旅行產生不便甚至不愉快的經驗,如果未備雨具或提拉著大小行李,相信誰也不會覺得暢然。
對我而言,朗朗晴空下,最能呼吸一個異國地域的獨特空氣,那是難以捕捉或描繪的感受,也是最貼近感官的直接領略,領略不同地域所帶給身體與心靈的衝擊,那是飄散在空氣中的氣息,也是屬於氣息感官的旅行註腳。

日本,神戶,2016。
英國,史特拉福列車的途中,2014。

白雲啊..... 

或許我喜歡拍攝的天空,是有著美妙姿態雲朵搭的蒼穹一隅。雲可能是世界上最變化莫測又難以捉摸的景物,人們永遠無法再現雲朵的姿態,唯一能做的,只是將之拍攝而記錄下來。
有時候當行走得疲累時,我總喜歡找一處坐下來,靜靜凝視遠方的雲彩,觀看流動的氣和風的顯影,並以雙眼和鏡頭為白雲定格,或許並不特別附庸風雅地為浮雲命名或想像造型,但層層堆疊的雲霧已經為那些旅程勾勒了具體的形狀。
中國,北京,2006。
中國,香港,2012。
城市的因子 

但也必須承認,城市的空氣足以反映出城市的性格。惡名昭彰的中國霧霾。為這個世代的中國人帶來身心的陰影,也無法避免地為城市塗抹上灰暗的色調。我是幸運的,沒有呼吸到太多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空氣,兩度造訪北京都在初秋九月,雖沒有舉辦奧運或APEC,卻也難得的享有了一年之中少有的爽朗晴空。天安門廣場以透明的果凍色藍天迎接我,展示著被包裝過的祖國樣貌,而北京大學未名湖也就那麼赤裸裸地上演著知名風景「一塔湖圖」。
扣除人為的污染,緯度或許是決定空氣純度的關鍵因素之一,至少在視覺上,越是高緯度地區的景色,越是顯得透徹而乾淨,不知道是不是被北國景色所誤導,在日本和英國的鄉間小鎮,我總是隱然能夠觸摸到分布在空間四周的水分子,或許是樹梢朝露,或許是河岸水氣,在呼氣吸氣之間,身體和心靈都被洗滌了一回,旅途的疲憊也就緩緩得到釋放了。

英國,史特拉福,2014。
日本,箱根,2015。
生命的色調

旅行確實是一件很微妙的轉換途徑,人們通過移動到他方,去交換一些新的視野和消息,也藉由置身於遠方,將身上累積的靈魂垃圾,轉成另一個陌生土地的養分,並且吸取那裡的空氣,帶回自己原有生活之中,作為繼續奮鬥的精神勇氣。
在此之上,旅行中所見的天空,就是這個交換系統的絕佳背景,藉由旅行中拍攝的照片帶回來,天空的明亮或灰暗,也就決定了旅途本身的節奏。我雖不會刻意拍攝天空,但心中那些一抹又一抹的克萊茵藍,總是會不自覺地藉由旅行景物,不停地出現在眼中。綠蔭和白雲,灰牆和紅磚,夕陽和海水,擁擠的人群和寬闊的草原,許許多多的符號和色彩,好像都在映襯作為旅人的我心中那片深藍,而藍色,才是我生命永恆的色調。

日本,福知山,2016。
日本,京都,2007。
克萊茵藍

心中的克萊茵藍啊!我是這樣追尋著。但是直至今日,我仍未找尋到心中的那抹藍天,所以也就這麼不停的旅行下去,一如我在行走的路途上,總是持續拍照,持續抬頭凝視天空,在建築與樓宇之間為自己的步伐給下定義。偶爾瞥見飄過的白雲,想像著是否會降下一場什麼暴烈的驟雨,或者出奇不意地迎來降臨的夜晚。那是旅行的附帶收穫之一,又或者,這是旅行的本身吧。

人們總是出發去一個陌生的國度,去尋找那原本該屬於自我的生命樣貌,可能尋獲,也可能永遠遍尋不著自己。我也不能確定每一次出發的我,究竟在尋找著什麼?但我清楚地意識著,每當出現在天邊的或深或淺的藍色,和懸掛在那片藍之上的絲縷白雲,總是會令我莫名興奮而至忘情凝視。多麼美好的那一瞬間,多麼美好的旅途片刻。
日本,姫路,2016。
臺灣,東埔,2008。

故鄉之天空

因此,當我回到腳下的島嶼,這塊土地是如此地熟悉又何等的陌生,總是令我有難以清楚端視的感覺。北國的藍天與故鄉的藍天,有什麼顯著的不同嗎?其實我答不出來。然而前面說過了,人們都是透過旅行去重新認識自我,藉由異鄉的天空,我又該如何看待給予我無限擁抱的臺灣天空呢?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,或許我越來越清楚,這是我深愛的土地,一如這是我永恆想望的天空,無論她是故鄉或異地,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,天所照見的,其實都是我內在世界的顯影罷了。
越來越能夠清楚地認識到,不論是怎麼樣的旅程,我將永遠出發走在旅行的路途上,並且終將持續行走下去,直到走入我內心裡最核心的深處,一如天邊最最深藍的那處天涯海角。故鄉的天空,和北國的天空,又或者未來將去的南半球的天空,都是宇宙永恆的一部份,我將一直為之痴迷,為之嚮往,為之神迷。

旅行的天空,永遠都看不膩啊!
臺灣,淡水,2009。

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

【書寫】早起的列車


彷彿回到高中時
清晨趕路
夢尚未被搖醒
時間也還停滯
電線桿上的雨水
呲呲噝噝
噠噠啵啵
沸騰著
 

月台和軌道
永遠平行不交會
沒完沒了地
延伸到盡頭


因為停不下時間
所以捕捉瞬間

因為留不住記憶
所以描繪回憶

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【書寫】跨海而來的明信片

2016.10.09

在老家翻找資料,要找的沒有所獲,卻翻到些早已遺忘的記憶。例如這張明信片,是朋友大學畢業後,從紐約寄發給我的,為我描述剛到美國的見聞與感受。紐約這樣的大城市,對海島的我們來說當然遙遠如夢,巨大的世貿中心大樓,也猶如握在手中的玩具一般不真實,所以收到這圖片的明信片,也就不禁莞爾一笑。

那年我和朋友都瘋狂地聽著陳昇的歌,他一心夢想出國留學,我懷抱著理想的本土文化追求,看似天南地北的差異,其實都是自我追尋的過程,在許多年以後,我們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,在文學與音樂創作上,始終努力地實踐我們年輕時的理想。

寫著明信片的當下,朋友說想起陳昇的歌《A Train to Heaven》,當親自來到歌中場景,他感覺到歌詞是美的,美得滄桑。然而,我想像著,那應該是朋友自身心境的映照吧…...因為領略了生命本身的壯麗與遼闊,因為開始了自我追尋的路程,所以異國街道也就有了滄桑的美。

照片中的摩天大樓後來在東西方文明衝突中,傳奇性的崩塌了,也連帶崩壞了這世界最強大的資本強權。幸好,我和朋友的友情並沒有因此崩解,雖然我們總是在台灣甚至世界的兩端,一年難得見得一面,但網路很方便,我們總能快速知道彼此的近況,也始終保持彼此的關心,不需要依靠跨海送來明信片上隻字片語的問候,但是,這樣的文字卻依然令人感到溫暖。

所以,我的朋友們,如果你走到了遙遠的地方,不要忘記寫一張明信片,寄回來島嶼上吧,寄你的心情與問候,寄一陣海風或一抹森林綠意吧,那會是最美好的伴手禮。如果你願意也寫給我,我會欣然收下。



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

【食事】京都‧スマート珈琲店‧古都モーデン味


旅行中最大的樂趣,在於你永遠無法確知會發生什麼事,或者,在某個轉角處,當你走得疲倦了,只想望一杯簡單的咖啡與一張舒適的座椅可以休息,無意見卻撞進了某個打入心裡的角落。如果這個角落恰巧是一家理想的咖啡店,又提供著理想的甜點,那麼旅途中的疲勞和行走間的煩躁感,就會瞬間被拋諸腦後。

而且,如果這家咖啡店恰巧又是間歷史悠久的名店,那就真要驚嘆了!

那天上午與朋友相約去登京都近郊的鞍馬寺與貴船神社,雖是透過親近山中寺院而領受心靈的洗滌,但登山路途與舟車勞頓,加上移動行走於各處,到了傍晚時分,已感覺不勝腳力。與朋友分手後,搭車到三条附近閒逛,但已無心力好好走看,只想找一家什麼小店稍事休息,喝一杯咖啡。

三条的寺町通商店街是知名的散步、逛街去處,思及此處應該有可以小歇之店,便晃進來找尋,看到這家スマート珈琲頗有一點歷史況味,門口擺設了大型烘豆機,直覺這是一家可信賴的咖啡小舖,就直接走入店內坐下。店內充滿木質裝潢、皮質沙發、白色小桌、簡約吊燈,與穿著黑白制服的店員,我直覺認為這是一家昭和時代的咖啡店,就跟我去過的東京ローヤル咖啡、大阪伊吹咖啡是同樣的風格,不禁感覺像挖到寶的喜悅。

店門口其實只是簡單的招牌和門面。

散發著親切感的昭和風咖啡店內裝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店門口的烘豆機此刻雖然沒有運轉,店內卻仍散發著強烈的豆焦味,顯然應該是剛才結束了烘豆程序,這種炭燒味或許略微嗆鼻,卻是深諳咖啡的愛好者在熟悉不過的氣味,也代表著該店對咖啡豆的親自掌握,更引以自豪。果真也可直接購買該店所自焙的豆子與咖啡粉。

日本傳統咖啡店的豆子都是強調炭焦味的深焙咖啡豆,除了濃郁的苦澀滋味,我也深愛其所象徵的モーデン--摩登氣息。日本對西方文明的接受早於亞洲其他國家,咖啡這種十足的洋味飲品從來都不只是帶有苦味的飲料,更是整個民族對現代化追求的濃縮,因之,在這類咖啡店內可以深刻領略到西洋文化的東亞接受與改造,啜飲咖啡也成了最能代表這種文化融合的表現。

在スマート珈琲店裡,我正能鮮明地閱讀到這種氣息與其被古都人們所習慣的氛圍。人們點著咖啡,配上布丁或蛋糕等點心,或許還抽著煙,就能聊上好一段時間,把咖啡店文化所代表的都市悠閒時光充分底展現。恍惚間,我便忘記這裡是京都,是日本古老文化的精髓之都,領受千年茶道、和風文化的京都人,卻能自在地端坐洋風咖啡店,品嚐午後閒散的時光,或許可以說是衝突的,卻也是極為融洽的畫面。文化的接續與彼此交溶,不就正是如此自然地發生嗎?

單純一品的咖啡,無所謂什麼花式品項,配上奶水,也就足夠了。
店內招牌,令人銷魂的鬆餅,配上蜂蜜絕佳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打開菜單,其實只有很少的選項,而當下的我只想要品嚐最單純的原味,因此點了單純的咖啡,當然是店家自焙的綜合豆子,配上調和奶水,這是經典日式咖啡的搭配,香醇而後韻十足,帶著強烈的焦炭味,撞擊著舌尖及因為疲倦而乾涸的喉間。咖啡使用白色厚實磁杯,上面印有店招Smart字樣與餐桌兩端的男女,這個圖樣相信已使用數十年,非常具有時代風,簡單線條令人發出會心一笑。

因為中午吃了豐盛的一乘寺拉麵,縱使已五點多,肚子仍不覺得餓,倒是讓人想吃點甜食來平衡味蕾,因此點了號稱招牌之一的烤鬆餅。豐厚又鬆軟的鬆餅是我喜愛的點心之一,這鬆餅雖不是我想像的口感,表皮卻因煎烤而帶著一點細微的酥脆口感,放上的奶油塊隨著時間與熱度而融化,使鬆餅表面飽潤了滑嫩口感,這時淋上錫壺裝盛的蜂蜜,接近膩口的甜味和鬆餅意外形成極為搭配的滋味!若說「銷魂」二字,在送入口中的當下,我認為並不為過。

スマート珈琲店在1932年就開始營業至今,超過80多年的歷史裡,我不確定它是否曾經改變過,或許自開店的第一天起,店內就不斷充盈著濃郁的咖啡香氣,和那些教古都人們驚艷的西洋點心如法式土司、布丁與鬆餅,讓古老日本的市民們,一口嚐下屬於自己的現代化滋味。但我這個南島旅人,因為偶然而走進這裡,卻能大口喝下早已不再モーデン卻仍非常高尚的咖啡,品嚐著令人難忘的鬆餅,實在是十分幸福的巧遇。

據說此店在中午十分也有頗吸引人的日式洋食午餐可供選擇,價錢亦不貴,或許同樣值得旅人前來一解身心靈的飢餓。我沒有機會在此多停留,正如我十年前匆匆走訪京都時一樣,我再次留下許多回憶與缺憾,也正因為這些缺憾,使我有了預約下次再訪古城的理由,而我仍能肯定,倘若時間允許,我必再度回到スマート珈琲,不只為了午餐與鬆餅,也是為了再度品嚐屬於這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最好滋味。